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浙江杭州“万松书院”石雕牌坊

万松书院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南缘凤凰山西麓万松岭孔家山,其前身为佛寺,名报恩寺, 始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(785—804年),明孝宗弘治十一年(1498年),浙江右参政周木将报恩寺遗址改辟为书院。因书院建在万松岭上,而万松岭的地名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“万枝松树青山上”的名句,故 书院命名为“万松书院”。因年代久远,房舍破旧圮坏,清 康熙十一年(1671年),浙江巡抚御史范承谟重建书院房舍,改名“太和书院”。康熙五十五年(1716年),浙江巡抚徐元梦奉得康熙皇帝御书 “浙水敷文”匾额,遂勒石立碑亭,并将“太和书院”更名为 “敷文书院”。乾隆皇帝南巡 时,又特赐“湖山萃秀”匾额,使书院名声更为响亮,办得更加兴旺。万松书院从明弘治十一年创建到清末停办,先后在杭州办学达四百多年之久,是明清时期杭城规模最大、历史最久、影响最广的浙江省文人荟萃之地,与当时的崇文书院、 紫阳书院、诂经精舍并称为杭城“四大书院”。明代的王阳明、清代的齐召南、秦瀛等名师大 儒曾在此教书讲学,培养造就了《随园诗话》的作者袁枚等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。更富有人文内涵的是,相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在此同窗共读三年,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。

万松书院曾是浙江省的最高学府,其规模曾颇为宏大,拥有仰圣门、明道堂、大成殿、毓 秀阁、万松门、毓粹门、“万世师表”平台、美容岩、可波亭、石匣泉、有美堂等建筑,尤为壮观 的是原书院大门处立有品字形排列的3座石雕牌坊。但是由于年代久远,缺乏维护修缮,自清 末停办后几经荒圮一个多世纪,万松书院的建筑湮没殆尽。在热心于杭州历史文化遗传保 护的各界人士的呼吁下,自1999年至2002年10月,杭州市政府在遗址上按明式旧制重建了 占地约6万平方米、院内建筑面积1 600平方米的万松书院,使万松书院又重现了500多年前 的“名校”风采。著名的“品”字形排列的三座石牌坊全部复建重现昔日壮观宏丽的面貌。 三座牌坊均为四柱三间三楼虎殿顶,大小额枋上均高浮雕和镂空透雕花卉、瑞兽、祥云等图 案,柱子前后均嵌有雕饰云纹的抱鼓石。三座牌坊依然“品”字形排到a正中当头的一座石 牌坊,明间匾额正面镌刻“万松书院” 4个大字,背面镌刻“太和元气” 4个大字;东面的一 座石牌坊,明间匾额正面镌刻“敷文书院” 4个大字,背面镌刻“道冠古今” 4个大字;西面的一座石雕牌坊,明间匾额正面镌刻“太和书院” 4个大字,背面镌刻“德侔天地” 4个大字。 三座牌坊,3个名称,代表了书院的3个历史时期。三座牌坊呈“品”字形排列,意为做人要 有人品,做官要有官品,它正是当年万松书院办学、育人宗旨的体现,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 教益。

【河南邓州“花洲书院”石牌坊】